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端午节,飘香的不仅是粽子,还有各式各样好看的香囊。在杭州西湖区古荡街道,今年79岁的翁文英最近又开始忙着飞针走线做起香包。多年来她亲手缝制了上万个香囊,而翁文英,也成了远近闻名的“香囊奶奶”。
包香粉、钩线、压实、串珠,用不了几分钟,传统的鸡心香囊就做好了。走进翁文英的家,大小不一的香囊一个个整整齐齐地挂在杆子上,搭配了“小粽子”、珠子和流苏,好看又好闻。
见到翁文英的时候,她正在埋头缝制鸡心形状的香囊,眼神专注,手法灵活。一旁的桌上,放着她的“百宝箱”,里面装着各色丝线、钩针、亮珠以及专门配的香料,脚边还放着香囊里用的填充棉花。年近八旬的翁文英,依然耳清目明,她用的最小的绣花针只有三四厘米长,针鼻儿很小,年轻人纫针都费劲,翁文英却能一下纫进去。
“我做香囊的手艺来自我外婆,香囊里面的香料方子也是在中药房做过伙计的外公传下来的。”翁文英说,1990年左右,翁文英开始制作香囊,没想到第一次就一抢而空。从那时候起,每年端午前她便亲自赶到市场挑选材料,再按照配方到药店购买香料,将自己对大家的祝福缝进香囊里。她一做就是30年。
“能通过这小小的香囊传递老底子的文化我也很自豪。”翁文英没有特意收徒弟,但是只要有人问她,她都会耐心地手把手教。空闲时间,翁文英还会带上工具材料去社区里教街坊邻居制作香囊。“香囊寓意着祝福和爱心,希望大家都能学会亲手做一个香囊送给重要的人。一起把这种老杭州的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下去。”翁文英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