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样一种媒介,它真诚又亲密,陪伴消费者化妆、上班、洗碗、做饭、洗澡、进入梦乡;它静静地停在耳朵上,也时不时在脑子里蹦出来;它既是物理的声音,也是心底偶尔的回响。
对,它是“播客”。
对食品品牌而言,这或许是个想要浅尝一下的新渠道,或者只是一个不太了解的新名词,又或许正是不少公司信心勃勃的媒介新触点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刚刚举办的FBIF2023营销分论坛上,麦当劳中国谢菲、永璞咖啡的毛栗子、以及“企业音频服务商”JustPod的杨一,共同描绘了一个“品牌营销的声音宇宙”。在这里,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被学者全身上下研究了个遍,某位CEO不仅亲自下场做播客,聊嗨了还会开始跑题......
正是在这样的播客世界里,食品品牌的内容可以学术研究般正经,也可以损友般不正经。
* 下文根据现场分享整理,内容有删节
一、短视频时代,播客的空间在哪?
方军:
我个人感觉,过去几十年,营销的主要媒介已经变成了视频和文字,抖音DAU7.5个亿,平均时长两个小时,睡觉和工作以外,几乎没时间看视频之外的东西。
而音频,现在有人在听吗?什么样的人,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听音频?我们的营销为什么要用音频手段?请几位嘉宾分享一下在音频方面的洞察,以及对品牌不同营销目的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?
杨一:
我简单回答几个问题。
JustPod首席运营官 杨一
现在的时代,抖音短视频占据了很多注意力,为什么还会有音频的生存空间?JustPod做了连续3年的中国播客受众调研,很多女性听众都给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具体场景:她们会在早晨化妆的30分钟时间里听播客,这就是视觉媒介激烈的竞争下,音频的一处生存空间。
如果从宏观的层面来看,广播的确是走下坡路,但为什么播客的受众在起来?我觉得有三点原因:
第一,声音硬件的市场变化,2016年苹果公司推出了AirPods,这些硬件和传统的收音机很不一样,它触达的是年轻受众,这些人没有传统广播的记忆。
第二,新硬件带来了新场景,而且音频非常适合多线程工作。
第三,帮助品牌沉淀内容。JustPod成立了5年,不仅是内容公司,也是服务商,我们发现,品牌们在短视频平台上做了那么多年之后,还有无法满足的需求,比如,短视频更多的是以传播为核心导向,比较难以沉淀一些比较有质感的品牌内容。品牌方们发现,音频可以承载这样的内容,当他们产生了优质内容之后,可以再次应用在文字、视觉等更利于传播的媒介上。
谢菲:
我个人并不是播客深度用户,是两三年前才关注到这个领域。
麦当劳中国 营销传播及社交媒体编辑部总监 谢菲
关注到它的契机也很自然,当时我关注的自媒体人、KOL,他们几乎都在开始做音频方面的内容,然后我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内容平台趋势。我自己总结下来,这部分创作者有两个核心特征:
1.具备非常强大的文本输出和文本创作能力,这是基础。
2.非常有人文关怀,十分关注实时的社会议题、热点。
我个人感觉,播客其实是音频领域的自媒体化,或者是去中心化。就像微信公众号可能是文本阅读领域的去中心化、自媒体化。
另外一个小的观察:我发现自己身边有很多年轻的朋友是听播客的,恰恰是我身边那群最有主见、最有想法,也最乐于探索新鲜事的人。
毛栗子:
我接触到播客是因为身边有一群非常酷的人向我推荐。我的感受是,这群人更希望把自己的时间花在有一些收获的内容上,而不是在很短的15秒当中找一些刺激,他们和咖啡用户有着相似的共性。
永璞咖啡联合创始人及CEO 毛栗子
而且,播客的时间很长,可以把很多理念、品牌的哲学讲得很深,也不用很生硬、很广告,而是娓娓道来,这样的形式是品牌比较需要的。播客或其他声音类的媒介内容,其实是为了让用户理解品牌个性和价值观。
二、食品品牌做播客,只聊吃的吗?
方军:
请问具体在品牌做的内容方面,有什么可以和观众们分享的?
谢菲:
麦当劳在音频营销的领域还是处于相对入门阶段,我们主要做的内容是去年11月联合JustPod围绕巨无霸音频内容企划:“巨有聊”。
麦当劳的播客企划:“巨有聊”
当时,麦当劳核心产品“巨无霸”进行了产品升级,我们需要考虑怎么样可以把产品升级背后的故事传递给消费者。同时,我们团队对播客音频非常感兴趣,也想有合适的契机来做,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合作。我们当时找了3档节目讲述巨无霸的故事,这3个节目有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和定位,巨无霸有非常多层面的东西可以拆解,不同的节目对应了不同的故事角度。比如,文化类头部播客品牌《忽左忽右》就帮我们请到了经济学人的总编辑来讲“巨无霸指数”的故事,巨无霸指数是经济学人杂志在1980年代提出的经济指标,节目聊得非常的专业,也拆解得很有趣。其他还有《Nice Try》《杯弓舌瘾》。
毛栗子:
在播客领域,永璞也算是入门,而且有着不同的身份:一是品牌方,在已有栏目和创作者合作;二是创作者。这两个板块其实互相没有什么关联。
永璞自己做的播客栏目叫永璞小岛广播站,我们不会和用户聊品牌成立时间、想做什么、产品怎么样,我们更多的是在讲述生活、理解咖啡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和咖啡没有关系的任何事情。我们希望咖啡可以像中国的豆浆一样,非常接地气地出现在人们生活里,柔和地向用户传递永璞所信仰的生活方式。
作为独立创作者时,当我们选定一个选题,可能有时聊着聊着就跑题了,但是我们也接受跑出去,因为也是我们本身想传递的内容。
永璞的品牌播客“小岛广播站”
图片来源:小宇宙
在和其他播客节目的合作上,我们也不会局限于生活方式这种类型,比如我们合作过的《半拿铁》就是讲商业历史的。
方军:
毛站长,你是播客里面两个人之一吗?
毛栗子:
我们有广播站的站长,还有广播员,我是一直在的。
方军:
你会参与到里面的广播吗?
毛栗子:
最近有一期没有参与,偷懒了。
三、是否真诚,受众一耳就能听出来
方军:
谢总,您在准备麦当劳内容的过程中,有特别的挑战吗?
谢菲:
刚开始的时候,我们没有意识到会有挑战。
方军:
老板为什么同意给你预算来做播客?
谢菲:
老板真的非常信任我们。一开始没有预见到挑战,因为大家做传播的,各种形式渠道都接触过了,相比视频还有复杂的脚本、分镜、演员、后期制作等,音频相对来说是更单纯的介质。但是实际上,我们发现音频播客有几个特点:
1.对内容的要求比较高。音频不像视频,可以通过很有节奏的卡点配乐,或是动感的后期剪辑增强吸引力,音频是完全靠语言来陈述的,所以本身的内容要特别有厚度和可以发挥的空间。音频有不同的形式,如果是长期运营自己的品牌栏目,要讲的话题肯定是更广、更多元的。我们这次是一个企划,只有一个很明确的议题:巨无霸,所以必须把巨无霸这个层面的故事和能讲的话题、角度都剖析清楚。
《Nice Try》Shownotes节选
图片来源:JustPod官方微信公众号
巨无霸早就超越了产品本身,它身上被赋予了文化属性、经济影响力,甚至一些潮流的色彩。于是我们选择适合的节目和内容对这些话题进行深度探讨。在音频领域的内容营销可能比较适合两类品牌:一个是历久弥新,特别有沉淀的品牌,有很多故事可以讲;另一个是像永璞这样,本身有非常明确的品牌个性、品牌理念和主张,可以持续输出。
2.非常真诚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音频的交流方式,我们现场就是这样的情境,一方面真的是最古老的交流方式,就是两个人在一起聊天;另一方面也是最真诚的交流方式,基本上舍掉了繁复的营销包装和手段,就用纯粹的内容打动听众。音频的受众,一耳就能听出来你的内容是不是真诚的、是不是有料的,这就要求品牌做内容时要怀着真诚的心沟通。
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需要考虑什么节目适合讲哪个话题,而不是反过来:我有一套信息和价值要输出,就找头部的号来讲,音频领域不存在这样的模式,一定是品牌、节目、主播之间共创达成的内容。
杨一:
谢菲和毛栗子讲的分别是两种主流的品牌介入播客的方式:麦当劳做的是播客的投放,而永璞主要是自己的品牌播客。一个是我在别人的渠道里和对方一起做内容,另一个是我开个自己的渠道,这是两个逻辑。
刚才两位都提到了内容和真诚,这也是我们平时和客户合作时反复强调的事情。原因在于,音频消费本质上是在消耗受众的时间。
现在这个时代,每一个人的时间都非常的宝贵,播客不能像做短视频、公众号的文章一样,有神转折,或者不同的包装方式,这些媒介有快速的筛选机制,用户可以在三五秒之内决定是不是继续看你的内容,但是音频的内容筛选效率就没有那么高。比如现在,我们已经聊了将近30分钟,聊到这会儿你才能决定要不要继续把这场听完,前面这30分钟时间里,你根本不知道要不要换台,如果此时你忽然认识到这是软文,你就会走,然后很生气,所以内容和真诚对于播客是极其重要的事情,要让听众有获得感,不要有被骗的感觉。
方军:
如何吸引听众,让他留下,这里面有什么可以分享的?
毛栗子:
我们不能吸引到消费者,播客的订阅数还非常少,可能是从不准备的原因(笑)。每一次录完,我大概就能知道这一期好不好,有没有人爱听。因为我们的内容形式就是聊天,录的时候我想不想和他聊就是很关键的点,如果不想聊,我觉得这个内容大概率大家也不爱听。
心酸肯定是有的,之前也和其他品牌探讨过播客,它们是做自己的栏目,但是是交给团队外部完成,每次都要先审稿,录完后还要听,很费时间,我们觉得最高效的做法是坐在那里直接说,在当下就可以把控什么话能讲,什么话不能讲,如果有说了不该讲的话,我会在纸上记录时间后面删掉。
另外,能够输出品牌价值和内容的人本身需要有极强的输出能力。就比如上一期播客,我们本来要聊的是熬夜这个话题,但是坐下来之后,我觉得这个话题没有那么酷,和他们先预讲了一定会跑题,大家放心跑,后来果然跑题,聊完之后,大家就在问是不是一整集都不能用,但是我们自己很快乐,这种快乐就是真诚的一部分。
方军:
你这么一讲,感觉品牌做播客营销的门槛被提得很高,CEO要亲自下场,要冒险的话,可能这一集都不能做了。
杨一:
我想补充一下,JustPod服务过的客户当中,还没有项目是CEO亲自下场来做的。永璞是成功的,但是这是个例,很多时候很难调动老板来做这么大的投入。
录制播客
图片来源:unsplash
像我们这样的服务商角色之所以在行业当中一直存在,是因为很多企业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效率这件事情,大企业有PR合规、法务合规这样不可避免的流程,相当体系化,无法像很多激情澎湃的创业公司那样当场决策。播客的可能性在于它可以满足各种各样不同的需求。当面对一家大企业时,播客也可以把内容做得非常严谨、规整,同时也可以满足信息的丰富度和真诚。这也是现在的音频比较不一样的地方,可收可放,精力可多可少。
谢菲:
刚才杨一老师有提到内容制作有不同的审核,而我们本身是隶属于公关部的,天然对内容的尺度有准确的把控,知道什么能讲、什么不能讲,所以这还好,不是特别大的挑战。
方军:
你说第一次尝试,因为老板信任就开始做,后面在麦当劳这么大的公司里,有什么进一步的计划来推广播客营销吗?
谢菲:
得益于我们团队本身的架构或是工作方式,我们做事的方式不会是从上往下传达,新的想法、新的理念、新的想玩的东西都是自下而上的。
比如,今年是麦乐鸡20周年,我们员工想到的方法是:画一本很可爱的卡通迷你书,做成麦乐鸡的形状,用年轻人喜欢的视觉语言实现。播客也是我们的尝试之一。
卡通迷你书《我,麦乐鸡》(点击查看)
图片来源:麦当劳
四、没有转化率,怎么让老板同意做?
圆桌讨论结束后,有一位既是播客的重度用户,也是一位品牌营销人的观众,为了说服自己的老板在播客内容营销上做一些建树,向现场嘉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因为播客没有直接的转化,肯定也不会有更大范围的影响,那应该怎么评估一期播客是否成功呢?
对此,谢菲给出了如下回答:
播客现在还不是主流渠道,很多决策者不熟悉。在日常的工作中,其实可以更自然、更频繁地渗透这个理念。此外还可以介绍下熟知度比较高的那些媒体做的播客,比如第一财经旗下的播客《商业就是这样》、梁文道的播客《八分》等,这样大家的接受程度会比较高。
关于项目之后的复盘,在事前就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,一定要管理好从上到下的预期,不能让大家觉得它是很能带货的平台,或是流量能到什么程度的平台。
另外,做这次播客企划时,我们想的并不仅仅是传递品牌故事,这些主播本身也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是意见领袖,有自己的粉丝基础,和他们进行合作,可以扩大品牌的圈层影响力,扩大与更多受众的联结。
有意思的是,我们是在做这次巨无霸企划过程中才挖掘出来那么多有趣的内容的,这些内容是长久有效的品牌资产,可以反复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