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下这个人人自危的时代,亲情和友爱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。我们不是不愿意去爱,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爱。
电视剧《裸婚时代》中,刘易阳在与童佳倩协议离婚时黯然表示:“细节打败了爱情”。
其实,在生活中,细节决定了每件事情的结果。
(相关资料图)
电影《蝴蝶》中的小姑娘爱丽莎因为妈妈对她的忽视,导致她离家出走,希望通过寻找内心的“伊莎贝拉”来引起妈妈的关注。
而老人朱利安也因为悔过对儿子的疏忽而志愿完成最后的救赎,踏上漫长的寻蝶之路。
叙事分析
《蝴蝶》中的角色类型较少,故事情节相对单一。
整个故事围绕着小姑娘爱丽莎离家出走去寻找她所谓的“伊莎贝拉”而展开,通过不断展示她的遭遇,情节紧密相扣、层层推进。
《蝴蝶》的叙述大致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,只是在结尾处有一个回顾的部分。
乍一看似乎是一种常见的叙述方式,然而导演通过关注关系转化的细节,使整个故事更为精彩。
正是这种心态的改变,使得我们在电影《蝴蝶》中能够看到无数超现实的象征,这些符号在爱丽莎离家出走去寻找她“伊莎贝拉”的过程中闪烁着。
电影试图通过这些超现实的元素构建一个超现实的童话故事。
但有趣的是,这个超现实童话故事的主题,准确地映射出了当下人们常见的道德和生存焦虑。
在传统道德约束严重缺失、亲情和友情的价值被颠覆的社会,人们如何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寻求一条融合的道路,这个问题变得格外重要。
我们对电影《蝴蝶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,使用了叙事理论,将整部影片分为了九个场景。
爱丽莎和朱利安的相遇,是因为她们同时搬家,而未婚的妈妈的忙碌给了他们相遇的机会。
在影片中,老人独自一人,只有一只猫和一只蝴蝶陪伴着他。
虽然小姑娘是随同妈妈一起出现的,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,陪伴她的却是一个篮球。
两个人的共同的“孤独”,让朱利安对正在咖啡馆无聊的等着妈妈爱丽莎产生了共鸣。
萌生恻隐之心的他,将她带回了家,两人有了初次的交集。
如果两个人只是坐下来喝茶,聊一些各自发生的有趣事情,那么电影就无法继续下去了。
当朱利安问爱丽莎喝水还是橙汁时,爱丽莎展现出了她个性的一面,她毫不客气地对一个陌生的邻居,说自己喝桔子水。
老人也毫不客气地回应说只能二选一,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就从这个问答中展现了出来。
穆勒通过描绘爱丽莎这个角色,展现了一个既有成人思维又保持着孩子般天真的现实人物。
她与传统中国教育下那种懂礼貌、守规矩的小孩不同;而朱利安也不是那种慈祥可亲的传统老爷爷形象,他被赋予了一些“怪异”的特质。
爱丽莎充满好奇心的童心驱使她跟着朱利安出门,并且打开了不被允许进入的蝴蝶小屋。
当朱利安回来时,他看到了停在楼梯扶手上的蝴蝶,于是愤怒地将正享受其中的爱丽莎拉了出来。
穆勒很善于引导观众的注意,在观众一致斥责朱利安粗暴的行为之后,他安排了朱利安开门的场景,让观众误以为这只是老人一时脾气。
然而,结果是朱利安狠狠地把爱丽莎的书包扔了出去。
这一情节的结尾处,朱利安的“怪异”和“粗暴”被描述得淋漓尽致。
此时,观众和爱丽莎一起对朱利安完全失望了。
影片中,朱利安和爱丽莎寻找的“伊莎贝拉”成为了故事的支撑,他们一路寻找的过程成为了贯穿整个剧情的主线。
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,两人所见所闻成为了故事的精彩描绘,这些描绘通过隐喻的手法使故事更加丰满。
同时,这些经历也导致了两人关系的转变,最终实现了他们之间情感的救赎。
“伊莎贝拉”成为了两人可以共鸣的象征,同时也是连接两人的纽带。
虽然朱利安不喜欢爱丽莎会私自闯入蝴蝶小屋,或者在他休息时打篮球影响他,但在爱丽莎的世界里,恩怨会隔夜消失。
当爱丽莎的妈妈再次放她鸽子不去看电影后,爱丽莎决定与这位曾经对她发过脾气的怪老头出门,于是一段精彩的冒险便上演了。
二、故事中的暗喻
在这部片子中,用四个插曲给故事增添了血肉。
(1)恋人滑翔伞
在《蝴蝶》中,一对恋人在山上挑战极限,女方不敢跳,男方却用强迫的方式对女方说:“爱我就跳”。
穆勒通过朱利安的口吻向观众传达,这种爱情仅仅靠一条脆弱的线维持,两人之间缺乏信任,因此也缺乏真正的爱情。
让人不禁反思:在爱的过程中,我们到底为对方考虑了多少?这份爱情究竟要依靠什么来维持下去?
(2)贫穷与富贵
在《蝴蝶》中,爱丽莎遇到一个旅行者,他分享自己一通电话就能赢利几十万的喜悦心情。
然而,爱丽莎却无法理解那个数字的魅力,她歪着脑袋问朱利安如何才能有钱。朱利安回答说:“做你喜欢的事情。”
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谁能如此自由自在地随心所欲呢?
那个偏僻而宁静的世外桃源,只能成为短暂的追求,否则,在这美丽的景色中,旅行者怎么会放下他的生意而心不在焉呢?
(3)爱丽莎的梦境
在露宿野外的帐篷里,爱丽莎伤心地讲述了她梦见的金丝雀:“金丝雀不飞走,它愿意和我在一起,是因为它喜欢我。”
在爱丽莎的世界里,她渴望得到妈妈的关心和陪伴,她觉得妈妈抛弃自己是因为不喜欢自己。
然而,她妈妈在14岁时就生下了爱丽莎,她也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。
影片的后续显示,她自己也是一个被父母忽视的孩子,甚至怀孕几个月都没有被人发现。
她自己也缺乏爱的呵护,又怎么能给爱丽莎浓厚的母爱呢?
在现实世界中,多少人迷失在这简单的缺失中,上演着城市里各种人情冷暖的剧情。
(4)高尔夫球场与自然
在阿尔卑斯山脉,一个旅游景点正在建设。
如此都市化的表现,从侧面说明当今社会行事匆匆,领略不了真正的风光。
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是如何达到救赎的呢?
三、故事主题表达
在旅程中,朱利安通过与爱丽莎的紧密相伴,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爱的匮乏。
当爱丽莎掉进水里游戏机坏掉时,朱利安安慰着生气的小姑娘。
正是在这一刻朱利安明白了,观众也明白了,无论爱丽莎看起来再成熟懂事,她始终是个不满九岁的小女孩,她也会发脾气,也会因为玩具坏了而不开心。
正因如此,让观众们感到心疼并反思,自己家中的那个孩子,是否真的得到了他(她)需要的爱?
朱利安以巧妙的手影向观众表达,如果他有更多的时间,他多么希望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,不会犯错,不会责怪自己忽视的儿子。
然而,时间永远无法倒回,他永远没有机会展现出一个好父亲的形象。
但朱利安明白,他可以成为爱丽莎的好外公,他可以用更多的爱来呵护爱丽莎。
于是,他开始享受着爱丽莎称他为外公的过程,给她讲故事,哄她入睡,牵着她的手走,教她唱歌。
虽然历经挫折,在穿越阿尔卑斯山脉时,老人和小女孩仍然没有找到“伊莎贝拉”。
朱利安甚至被警察以诱拐儿童的嫌疑带走。
然而,在这对老少之间,彼此的情感依赖已经超越了邻里之情,完全化作了祖孙之情。
朱利安告诉爱丽莎的母亲,她喜欢打篮球是因为她渴望进入大人的世界,她离家出走只是觉得妈妈不爱她。
无助的母亲才最终明白,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比得上告诉女儿一句“我爱你!”
当一切恢复和谐美好时,神秘的“伊莎贝拉”终于出现了。
原来他们两个人千里迢迢去寻找的,竟然就在他们自己的家里。爱丽莎妈妈的名字就叫做“伊莎贝拉”。
结论
这部影片以配乐家尼古拉斯·阿诺拉的钢琴旋律为基调,辅以长笛和风笛,将法式浪漫的温情融入观众每一寸细胞中。
在这淡雅的氛围中,每个人都会随着画面特效中的蝴蝶轻舞,自发地探寻内心的激动,寻找属于自己的“伊莎贝拉”,最终实现救赎。
影片《蝴蝶》在哲理层面上,通过小姑娘爱丽莎对“伊莎贝拉”的追寻,探索了一系列基督教的核心主题。
如“上帝的存在”、“上帝的沉默”和“救赎的可能性”。
最终,爱丽莎与朱利安一起找到了各自的“伊莎贝拉”,证明了爱和信仰是灵魂获得救赎的唯一途径。